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進食過程中的反應,初步判斷與進食和吞咽相關的問題,從而快速就醫(yī)。
一、根據(jù)進食過程來分
進食和吞咽障礙的表現(xiàn)可以分為攝食困難、對食物控制差、咀嚼困難、吞咽困難、食物反流幾種情況。
二、喂食過程中觀察到的進食和吞咽障礙
(1)吃飯或喝水時有不舒適的表現(xiàn):進餐時眼淚汪汪、面色改變、身體后仰、哭鬧等。由于孩子無法清楚表達,家長要通過仔細觀察,才能判斷進食過程中存在的情況。
(2)吃飯或喝水時食物或液體從鼻子溢出。
(3)流口水。
(4)食物或液體流出口外。
(5)舌頭控制食物有困難:舌頭運動不靈活、不協(xié)調。
(6)伸舌頭:舌頭伸縮動作不協(xié)調,吞咽食物時,需要舌頭回縮的時候反而伸出來,將食物推出來。
(7)食物殘留:進食后,清理口腔時發(fā)現(xiàn)有食物殘留在口腔內。
(三)吞咽障礙導致的呼吸系統(tǒng)的相關表現(xiàn)
(1)喝奶、喝水、進食過程中出現(xiàn)咳嗽、嗆咳。
(2)頻繁清喉嚨。
(3)干嘔。
(4)頻繁地發(fā)生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
(5)進食期間或之后出現(xiàn)呼吸困難。
(6)進食后出現(xiàn)發(fā)熱。
(7)呼吸道過敏或哮喘。
(8)鼻塞。
(9)喉部濕音:喉部分泌物增多,呼吸時有氣體通過液體產生呼嚕聲,家長通常感覺“孩子喉嚨里像是有痰”。
(10)胸部填塞:由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并難以清除,導致出現(xiàn)胸悶、呼吸不順暢、咳嗽等癥狀。
(四)其他提示有進食和吞咽障礙的征象
(1)異常的進食速度:進食特別慢或特別快。
(2)進食時表現(xiàn)煩躁:進餐時躲避,或者拒絕進食和(或)喝水,或者特別挑食,只吃某種質感、溫度、味道或顏色的食物。
(3)進食量少。
(4)體重不增甚至減輕:體重達不到同齡孩子的標準,或者體重不增反降。
(5)便秘、脫水:是液體攝入不足的表現(xiàn)。
由以上癥狀可以看出,有些表現(xiàn)可能看起來與進食無關,但進食和吞咽出現(xiàn)問題反而可能就是其癥結所在。所以,家長不確定或有所疑惑的時候,都要及時與醫(yī)生溝通。
進食和吞咽障礙對孩子有哪些危害
一、對營養(yǎng)和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進食和吞咽障礙最直接的影響是食物攝入不足,導致機體營養(yǎng)缺乏,進而影響生長發(fā)育。
二、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
如前文所述,吞咽過程和呼吸系統(tǒng)解剖結構密切相關,吞咽障礙,尤其是誤吸,會導致一系列的呼吸系統(tǒng)問題。最危急的情況是急性窒息。如果誤吸物不是固體的(如奶、水、果汁),或者誤吸物比較小,誤吸量比較少,一般不會造成急性窒息。但是這些異物進入氣管和肺,也會引起一系列問題,如反復發(fā)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
三、對其他方面的影響
進食和吞咽障礙的孩子常伴有行為問題,如挑食、拒食、進食緩慢等,因為長期出現(xiàn)進食過程中的不舒服感覺,因此會讓孩子在內心形成一個聯(lián)系:吃飯會導致不舒服,那么為了減少不舒服的感覺,就減少吃飯。所以他們會拒絕吃飯。同時,在家長對孩子喂養(yǎng)的過程中,也會產生精神上的焦慮。這一切無論對家長還是對孩子,都會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另外,長期的進食和吞咽障礙會增加住院的風險,從而增加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
有進食和吞咽障礙的嬰兒在家里如何
正確喂養(yǎng)?
嬰兒正確的吃母乳姿勢如下:
①無論從什么角度看,嬰兒的頭頸部和軀干都在一條直線上,避免扭曲頭頸來吃奶;
②嬰兒的頭部稍稍后仰,面部對著媽媽的乳房,嘴巴保持在媽媽乳頭的位置;
③嬰兒張大嘴巴,嘴巴要含住整個或大部分乳暈;
④嬰兒的上下唇翻開,尤其是下唇翻開得更大,含住下方的乳暈應該比上方多,下巴緊貼乳房;
⑤鼻尖、翻開的上唇、翻開的下唇、下巴在一條直線上。
用奶瓶喂養(yǎng)時,嬰兒頭部需要保持在中立位,下頜輕微內收的姿勢是比較理想的進食姿勢。要注意避免頭部過度后仰,因為頭部后仰時氣道打開,容易產生誤吸。小嬰兒要避免下頜過度內收,因為小嬰兒氣道軟骨很軟,下頜過度內收可能會阻塞氣道。
6月齡及以上孩子的喂養(yǎng)姿勢
發(fā)育年齡在6月齡及以上的孩子,一般采取坐位姿勢。一般姿勢設定首先是保持骨盆的穩(wěn)定,其次是維持軀干、頭頸的穩(wěn)定,最后是下頜、唇、舌等細微結構的穩(wěn)定。
(1)骨盆的穩(wěn)定:維持骨盆的穩(wěn)定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座椅。家庭用的座椅一般建議挑選中等尺寸,然后通過調整安全帶或增加靠枕來進行二次調適。安全帶一般以扣上安全帶能通過兩個手指的松緊度為標準。家長可以考慮在骨盆兩側放置小枕頭來增加骨盆的穩(wěn)定性。
(2)軀干的穩(wěn)定:軀干的穩(wěn)定性同樣可以通過安全帶來調整,軀干控制差的孩子可以選擇五點式的安全帶,或者考慮在軀干兩側加放小枕頭,來增加軀干的穩(wěn)定性。
(3)頭部的穩(wěn)定:頭部穩(wěn)定性不好的孩子,家長可以考慮喂食時用手在頸部后方扶持,或者讓孩子靠在家長身上喂食,或者選擇有頭枕的特別座椅來保持頭部的穩(wěn)定性。
(4)下頜的穩(wěn)定:下頜俗稱下巴。下頜的穩(wěn)定性首先要保證頭部穩(wěn)定,也有些特殊的手法,可以在喂食時保持下頜和嘴唇的穩(wěn)定。方法一:家長坐在孩子前方,拇指和中指放在孩子下頜的上下方,食指放在面頰處。拇指加壓可以幫助下頜下降,打開嘴巴,中指可以幫助下頜上抬和維持下頜的穩(wěn)定性,食指在面頰處加壓,幫助口腔內形成負壓,便于食物的攝取。方法二:家長坐在孩子側方,食指和中指放在孩子下頜上下方,拇指置于面頰處。
(5)直立坐位:直立坐位姿勢(90°-90°-90°),即髖、膝、踝關節(jié)分別為90°,會對一些孩子有效,但并不適合所有孩子。
(6)通過輪椅調整坐姿:嚴重軀體障礙的孩子,需要配置特別的輪椅,可以通過調整輪椅的傾斜度來進行姿勢設定,但要通過專業(yè)醫(yī)生的仔細檢查和調整,以達到最佳效果。
除了上述的一般姿勢設定外,醫(yī)生可能有一些特殊姿勢設定方案,如吞咽時仰頭、轉頭、側頭等,如果有需要,醫(yī)生會進行詳細評估和指導。
食物質地怎樣調整?
煮爛的食物咀嚼不費力,而且容易成團;切碎的食物可以減少咀嚼的次數(shù);而糊狀的食物無須咀嚼,在口腔內稍做處理即可吞咽。
孩子喝水時水流速度減慢,防止肌肉還未協(xié)調好就啟動了吞咽程序,進而出現(xiàn)誤吸和嗆咳。
液體質地根據(jù)孩子情況來改變!
當孩子口腔控制流質或稀薄液體存在困難時,可以采用將液體增稠的方法,減慢液體在咽喉部的流速,爭取更多時間來協(xié)調口腔和咽喉部的肌肉,進而降低誤吸風險。
液體質地的調整,除了增稠以外,有時也會推薦稀釋的液體和食物,對于吞咽無力的孩子,稀釋的食物更易被吞咽。
細心的家長記得改變食團的大小、味道和成分!
根據(jù)孩子咀嚼能力不同、口腔感覺功能不同,要選擇適合的食量大小,選合適的勺子喂食。有些孩子對食物的味道敏感程度不同,選擇適合口味的食物。另有一些孩子對溫度敏感性不同,這需要家長平時多觀察,了解孩子是否對溫度敏感,并且調試合適的溫度。這樣可以增加口腔的敏感度。
如何選擇合適的進食工具?
1.奶嘴的選擇
對于吃奶的小嬰兒來說,上述食物的性狀、味道、成分很難改變,主要采取改變奶嘴或奶瓶來調整奶液的流速。
材質軟的奶嘴適合吮吸無力的孩子;
材質偏硬的奶嘴吮吸起來會費力些,這樣奶液流出的速度會慢些,給孩子爭取到更多的時間來協(xié)調口咽部肌肉,減小誤吸的風險;
奶嘴頭偏短的奶嘴適合口腔過度敏感的孩子;
長的奶嘴頭對某些喜歡吐舌頭的孩子有一定幫助;
開口大的奶嘴,奶液流速較快,適合吮吸無力,易于疲勞的孩子;
開口小的奶嘴,奶液流速較慢,孩子能有更多的時間協(xié)調咽喉部肌肉,減小誤吸的風險。
此外,市場上還有一些特制的奶嘴可以滿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如唇腭裂專用奶嘴等。
2.杯子的選擇
有把手的杯子方便抓握;
雙耳杯適合7月齡左右的孩子初學抓杯;
雙手抓握成熟后,可以換單耳杯,促進雙手的非對稱性運動;
初學者可以用有蓋的杯子,防止液體外漏;
抓握能力成熟以后可以換無蓋的杯子;
吸管杯一般到9月齡以后才開始使用,這個月齡的孩子開始慢慢學習使用吸管;
傾斜的杯子,方便手腕控制能力差的孩子使用;
半切口的杯子,可以防止頭部后仰;
鴨嘴杯子可以防止液體外泄。
3.勺子的選擇
金屬勺子比較耐用,但是容易引起口腔敏感;
塑膠勺子可以降低口腔敏感度,適合咬合反射比較強烈的孩子;
小頭的、淺的勺子更易于攝取食物;
大頭的、深的勺子盛飯的量比較大;
平頭的勺子可以降低口腔敏感性;
短柄的勺子更易抓握;
還有一種彎柄的勺子,適合手腕活動欠佳的孩子。
醫(yī)生會根據(jù)孩子存在的問題,選擇適合他們的勺子。
4.碗、盤子的選擇
碗、盤子也有一些特別的設計,如底部加了防滑墊,適合手部力量控制不好的孩子;
高邊的碗或盤子,更易攝取食物;
掌握喂食技巧,降低誤吸風險!
針對不同的吞咽障礙,可以選擇特殊的喂食技巧,幫助孩子順利進食,降低誤吸風險。
1.多次吞咽
讓孩子多吞幾次,徹底清除食物,以防誤吸。對于不能聽懂指令的孩子,可以放個空勺子在他們嘴唇前,引導出吞咽動作,或者放空勺子在嘴里,可以自然地引導出吞咽動作。
2.液體和固體食物交替
利用液體幫助孩子清除口腔殘留和咽部殘留,同樣適合吞咽后咽部有食物殘留的孩子。操作中可以吃一口飯,喝一口水,或者吃幾口飯,喝一口水,將殘留物沖下去。
3.調整食團在口腔中的位置
有些孩子口腔運動不夠靈活,食物在口腔里很難處理和傳送,家長可以在喂食過程中,盡量把食物送到舌頭中間偏前的位置。
4.檢查口腔內有無食物殘留
讓孩子吞咽后張開嘴,檢查有無殘留食物,如果有殘留食物,要采用多次吞咽的方法解決。
5.穩(wěn)定下頜
針對下頜控制不良的孩子,喂食者可以幫助其穩(wěn)定下頜。
6.調整食物供給速度
有時在喂食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生誤吸,孩子需要時間來調整,此時家長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等他們調整好后再喂下一口。
7.環(huán)境調整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進食時,要減少周圍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并將注意力吸引到吃飯上。
孩子流口水怎么處理?
流口水在多數(shù)情況下跟吞咽障礙同時出現(xiàn),是吞咽障礙的表現(xiàn)之一。
流口水也可能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如口周皮膚破損、感染,齲齒,脫水,便秘,影響社交、心理發(fā)育等。
流口水的處理可以采取階梯式的方法,康復治療為首選,如果康復治療無效,可以考慮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以下重點講述康復治療的方法:
(一)頭部姿勢
流口水的孩子一般建議保持頭部豎直或稍微后仰的姿勢,低頭可能加重流口水。
(二)口面部感覺刺激
增加口面部感覺刺激,如按摩、深壓面頰部及口周,用不同質感的玩具刺激口周,用電動牙刷刷牙等。
(三)口腔感覺刺激
口腔內的感覺刺激能夠促進吞咽動作,可以考慮增加口腔內的味覺、溫度覺刺激,如飲檸檬水、飲冰水等。
(四)閉口訓練
很多流口水的孩子,嘴巴都閉不嚴。口唇閉合訓練時,可以放玩具在孩子嘴里,讓他們咬住,家長可以把玩具向外拉,誘導孩子更用力咬住。
(五)嘴唇閉合訓練
訓練時讓孩子用雙唇夾住玩具,玩具最好是扁的,如雪條棍、壓舌板等。
(六)行為訓練
重點訓練吞口水、擦口水。有些孩子感覺不到流口水,家長可以拉他們到鏡子前,讓他們看到自己流口水了。利用鏡子提供視覺反饋,并指著口水告訴他們:“你看,流口水了,口水在下巴上會有濕濕的感覺,把口水擦干,下巴就干爽了?!甭?,孩子會將下巴濕跟流口水之間建立聯(lián)系,再次感到下巴濕的時候,就會想到擦口水。
如果口水沒有超過嘴唇,就提醒他們吞口水,如果口水流過下唇線,就提醒他們擦口水。如果孩子能在提示下做到,或者主動做到吞口水、擦口水,要給予贊揚;如果做不到,也不要批評,要多鼓勵。
(七)口水巾或者方巾
口水巾可以及時吸走口水,保護下巴和前胸的皮膚。孩子最好隨身攜帶小方巾,或者可以戴個護腕,方便擦口水。
(八)保護下頜皮膚
擦口水時要小心,用輕蘸的方式或垂直按壓的方式,避免摩擦動作。如果探拭不當,很容易導致濕潤的皮膚破損。
(九)多飲水
流口水的孩子要多飲水。因為口水也是體液的一部分,流口水會導致體液的流失,所以要多補充水分。
(十)檢查牙齒
如果流口水是由于牙齒排列不好,導致嘴巴不能閉嚴,建議到口腔科尋求矯正。
(十一)其他醫(yī)療方法
如果以上方法都試過,仍不能解決流口水的問題,可以考慮藥物治療。
反流、吐奶的處理原則
常見的家庭處理:
①將睡床的床頭抬高,或者床腳降低,調整后床尾與地面約為30°,可以在孩子的床頭墊些木塊,在床墊下加斧頭樣的墊子,注意不要用枕頭,床上放置枕頭會增加孩子猝死的風險。
②在進食之前換尿片,避免飽食后更換,換尿片時可以將孩子靠在枕頭上,保持25°~30°的半坐位。
③研究發(fā)現(xiàn),左側臥位可能對減輕反流有幫助。
④進食后保持坐位或半坐位30分鐘。
⑤避免過飽,少食多餐,喂奶過程中孩子松開奶嘴或扭頭時,就不要再喂了。
⑥避免腹部加壓,避免衣服或尿片包裹太緊。
⑦選擇合適尺寸的奶嘴,避免喝奶時吸入太多空氣。
⑧在喂奶過程中和喂奶后,幫孩子拍奶嗝,抱孩子坐在大腿上,一手扶下頜、前胸,一手輕拍孩子背部,直到有嗝打出來。
我的孩子食量小怎么辦?
進食和吞咽障礙導致的食量減少,一般通過康復干預,情況會逐漸好轉,進食量也會慢慢增加。但康復干預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想要短期解決營養(yǎng)問題,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①增加喂食次數(shù),雖然孩子每一餐進食量比較少,通過增加喂食次數(shù),可以增加每日的總攝食量和總熱量。
②增加食物的熱量,有些高熱量的奶粉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孩子的奶量不變,但所攝入的熱量有所增加,滿足每日所需。
③營養(yǎng)科咨詢,嚴重的營養(yǎng)問題,一定要咨詢營養(yǎng)科醫(yī)生。
不愛進食、拒食怎么辦?
不愛進食最常見的原因有兩個:吞咽障礙導致的不舒適體驗,令孩子拒絕進食;有些孩子對某些食物特別敏感,從而拒絕進食該種食物。前者的解決辦法主要是緩解吞咽障礙,適當進行口腔減敏治療;而后者的主要解決辦法就是口腔減敏治療。
口腔減敏的實施有以下要點:
①訓練時分散注意力,利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來幫助減敏,如打拍子、唱歌、講故事、使用玩具等來分散孩子注意力。
②時機選擇,最好選擇輕微饑餓時嘗試新食物。
③視覺上接受,先讓孩子在視覺上接受新食物,隨后逐漸拉近距離
④觸覺上接受,視覺上接受以后,鼓勵其用手觸摸,再由觸摸到抓握,最后拿在手中把玩。
⑤口腔里接受,將刺激物放入口中,如果起初不能耐受,從遠離口周的位置開始,如先放置在面頰、下頜、鼻子等部位,然后緩慢移向口周和口內。
⑥口周按摩,如果極為敏感,可以先在口周深壓或節(jié)律性輕拍,之后再由遠及近地在孩子可耐受范圍內逐漸向口唇部移近。
⑦味覺刺激,品嘗新味道時,先涂少量食物在唇部,或滴幾滴進入口內,可鼓勵孩子自己用手指、湯勺、玩具等蘸取有味道的食物放入口內。
⑧循序漸進,從細微的變化開始,讓孩子難以覺察,或者覺察但仍能耐受,耐受以后維持3~5天不變,之后再緩慢增加感覺刺激。循序漸進是關鍵,每次只做一項改變,例如,改變食物質地,則保留味道不變。
⑨耐心,孩子一次不喜歡或拒絕某種事物,并不意味著以后再也不接受,孩子在接受某種食物之前可能要進行多次嘗試,所以家長要有耐心。
孩子發(fā)生窒息的急救方法!
發(fā)現(xiàn)窒息后,先評估孩子的狀況,可以詢問他們是否嗆到了,如果還能答話,說明氣道沒有完全封閉,鼓勵繼續(xù)咳嗽,爭取把異物排出。如果說不出話,同時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口唇發(fā)青、表情痛苦,則表明氣道阻塞嚴重,需要馬上搶救。搶救前先打120,然后同時開始搶救。
一、3歲以下的孩子復蘇手法
1.姿勢準備
讓孩子俯臥在施救者的前臂上,用大腿承托前臂。手的虎口位置扶住孩子下頜,使孩子頭部向下,頭低臀高。
2.掌跟拍擊
施救者用另一手掌跟部連續(xù)拍擊孩子的肩胛骨中間5次。
3.胸部按壓
如果以上搶救不成功,施救者將孩子翻轉身,維持頭低臀高,用食指和中指在孩子胸上快速推壓5次。
4.拍擊和按壓交替
反復使用背部拍擊及胸部按壓方法,直至孩子吐出阻塞物。
5.心肺復蘇
若孩子轉為昏迷,接受過訓練的施救者應施行心肺復蘇,并快速送入醫(yī)院。
二、大孩子及成人的急救
1.姿勢準備
施救者站在被救者背后,用兩手臂環(huán)繞被救者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虎口向內,將拳頭放在被救者上腹部正中,再用另一手抓住該拳頭。
2.腹部沖擊
施救者快速向上壓迫被救者的腹部,重復以上手法,直至異物排出。
3.心肺復蘇
若被救者轉為昏迷,接受過訓練的施救者應施行心肺復蘇,并快速送入醫(yī)院。
進食和吞咽障礙能治好嗎?
進食和吞咽障礙的范疇比較廣,所以治療效果也很難一概而論。一般來說,沒有合并其他疾病、偶爾發(fā)生、持續(xù)時間短、癥狀輕、早期就診、評估和治療方案得當、家長按照醫(yī)生的指導來操作的情況下,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