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國際疼痛學會 (IASP) 倡議設立“世界鎮(zhèn)痛日”以來,每年10月由IASP發(fā)布世界抗痛年主題,確定每年10月第三個周一為“世界鎮(zhèn)痛日(Global Day Against Pain)”,并冠以一個主題,成為一個年度即“世界鎮(zhèn)痛年 (Global Year Against Pain)”。
疼痛幾乎伴隨著人的一生,可能是身體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就像歌曲里唱的“有誰知道我心痛”。在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無論是小說、影視還是音樂,能夠把人類的痛苦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的作品最能觸動靈魂。
從醫(yī)學角度來看,疼痛是一種令人不快的體驗,伴有實質上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它是一種主觀感受。
鎮(zhèn)痛是對急慢性疼痛等的治療,而止痛的意思是使疼痛停止,兩者一個是指過程,一個是指結果。
由 來
歐洲疼痛學會2001年首先提出“世界抗痛日”的概念,國際疼痛學會(IASP)建議以更為有力的方式向全球提出警示,2004年提出“世界抗痛年”(Global year against pain)的建議,并提出“免除疼痛應該是一種基本人權”的口號。
活 動
1989年在北京成立“中國疼痛學會”(國際疼痛學會中國分會),其后轉為“中華醫(yī)學會疼痛學分會”,至今與國際疼痛學會(IASP)保持著密切的學術聯(lián)系,參與世界抗痛年的活動。但從實際中深深體會到:如果僅在“世界抗痛日”有一天的活動,不足以掀起一個公眾性熱潮;如果是全年的活動,又難以引起公眾重視。為此確定每年十月第三個周一起始的一周作為“中國鎮(zhèn)痛周”,各地疼痛科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舉行義診及宣傳活動,進行疼痛科普教育、疼痛醫(yī)學咨詢等。我們的口號是:“免除疼痛是人民的基本權利,是醫(yī)師的神圣職責”。在世界鎮(zhèn)痛日到來之際,由《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編輯部設計并免費提供的宣傳海報給所有疼痛科。
疼痛是一種令人不快的感覺和情緒上的感受,
伴有實質上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
它既是一種主觀體驗
也可能是一種其他疾病所誘發(fā)的癥狀,
需要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