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急救日
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
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
“世界急救日”
今年的9月9日是
第24個“世界急救日”,
主題為“數字賦能救在身邊”
(FirstAidin the Digital Worid)
通過這個紀念日,旨在提高公眾對急救知識和技能的認識,鼓勵人們學習基本的急救知識并培養(yǎng)應對突發(fā)狀況的能力。世界急救日期間,各個國家和地區(qū)會組織一系列宣傳活動和急救培訓課程。這些活動包括急救演示、模擬災難演練、急救知識講座等,目的是向公眾傳授急救技能和正確的應急反應。
人工呼吸法 |
1. 將病人移到空氣流通處,解開衣扣,以免障礙呼吸。
2. 取出口腔內泥土、血塊、黏液等異物,保持呼吸道暢通。
3. 病人仰臥,急救者俯于病人一側,一手托住病人下頜并盡量使頭部后仰。
4. 急救者用托下頜的手掰開病人的口,另一手捏緊病人的鼻孔不使漏氣,以便向口內吹氣入肺。
5. 急救者深吸一口氣,對準病人口內吹氣,直至病人的前胸壁擴張則停止吹氣。
6. 吹氣停止后,急救者迅速移開緊貼的口,并立即放開鼻孔,病人胸廓自行彈回而呼出空氣。重復上述動作,每分鐘約20次左右。人工呼吸操作不可間斷,不要輕易放棄搶救,直到被救者恢復呼吸或結合其他表現證明其確實不能挽救為止。
心肺復蘇 |
1. 遇見有人倒地,立即呼救并撥打120.通過拍打、呼叫判斷患者是否喪失意識,并盡快獲取AED(自動體外除顫器)。
2. 確認患者心臟驟停后開始胸外按壓:施救者雙手重疊交叉,手掌根部置患者胸部連線的中點,肩手保持垂直連續(xù)用力快速按壓,按壓深度5-6厘米,頻率100-120次/分。
3. 清理氣道后進行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孔,深吸氣后貼緊患者口唇外緣用力吹起,胸外按壓與通氣比例為30:2。
4. 獲取AED后,根據語音提示操作。
胸外心臟按壓 |
1. 病人仰臥,背部墊一塊硬木板,或將病人連床褥移到地上,操作者跪在病人身旁。
2. 用一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體的中、下1/3交界處,另一手重疊于前一手的手背上,兩肘伸直,借操作者的體重,急促向下壓迫胸骨,使其下陷3厘米(對于兒童所施力量要適當減少)然后放松,使胸骨復位,如此反復進行,每分鐘約70次至80次。
3. 按摩時不可用力過大或部位不當,以免引起肋骨骨折。胸外心臟按摩不能有效進行氣體交換,因此,要同時配合人工呼吸。
動物咬傷急救方法 |
貓、狗等小動物咬傷
1、確?,F場環(huán)境安全
2、及早撤離
3、用流水+肥皂液清洗傷口至少15分鐘
4、及早到防疫中心注射狂犬病疫苗
流鼻血急救方法 |
1、讓患者坐下且身體前傾,用一只手捏住鼻翼約15分鐘;
2、不要仰頭,更不要吞下鼻血;
3、如果持續(xù)流血嚴重,立即就醫(yī)。
燒燙傷急救方法 |
燒燙傷通常由火焰、沸水、熱油、電流、熱蒸氣等引起
Ⅰ度燒燙傷(紅斑性燒傷):輕度紅、腫、熱、痛,感覺敏感,表面干燥無水皰
Ⅱ度(水皰性燒傷):
淺Ⅱ度:劇痛,感覺敏感,有水皰,皰皮脫落后,可見創(chuàng)面均勻發(fā)紅、水腫明顯
深Ⅱ度:感覺遲鈍,有或無水皰,基底蒼白,間有紅色斑點,創(chuàng)面潮濕
Ⅲ度:痛感消失,無彈性,干燥,無水皰;嚴重時可傷及肌肉、神經、血管、骨骼和內臟
沖、脫、泡、蓋、送
高溫急癥(中暑)急救方法 |
1、撥打120。
2、快速降溫(每一分鐘都很寶貴,可以浸在水中或者噴灑降溫,恢復正常就停止降溫)。
3、喝電解質的液體,或少量多次的補充含鹽冷飲。
4、最佳急救措施是預防。
觸電急救方法 |
1、發(fā)現有人觸電后,立即切斷電源,拉下電閘,或用不導電的竹、木棍將導電體與觸電者分開。在未切斷電源或觸電者未脫離電源時,切不可觸摸觸電者。
2、對呼吸和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
溺水急救方法 |
抽搐(癲癇)急救方法
1、保護患者,避免受傷:疏散旁觀者,保證患者周邊有一定空間,移開可能危及患者的物體,如熱水瓶、尖銳器具等。
2、用柔軟的物體如衣服等墊在患者頭下,免遭以頭砸地。(讓他安 靜、安全的抽搐一會兒)
3、記錄發(fā)作持續(xù)時間, 給醫(yī)生提供參考。
4、一旦發(fā)作終止,立即檢查生命體征。如果患者有自主呼吸,盡快將患者置于穩(wěn)定側臥位;如患者呼吸停止,立即心肺復蘇。
5、若抽搐超過5分鐘不緩解,或反復抽搐,應撥打急救電話120。
6、檢查患者是否有外傷。
7、保持鎮(zhèn)定,安慰患者,直到完全恢復。
“數字賦能救在身邊”
通過“世界急救日”,使更多的急救知識得到普及,讓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術,在事發(fā)現場挽救生命和降低傷害程度。
希望世界急救日的宣傳能再次引起社區(qū)居民和青少年們對急救的關注與重視。自覺樹立一種保護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意識,從而更好的為他人、為社會服務,貢獻自己一份力量,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