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
腰痛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最常見的醫(yī)學問題之一
年輕人、老年人
久坐不動者、重體力勞動者
哪個不是深受其害
其中“最負盛名”的一定是
腰椎間盤突出癥和腰肌勞損
同樣都會導致腰痛
我們應該如何區(qū)分呢?
腰肌勞損主要是指由于急慢性損傷導致腰部肌肉及其其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的無菌性炎癥,是腰痛的常見原因之一。腰肌勞損以炎癥為主要表現(xiàn),影像檢查可無明顯異常。主要癥狀是腰或腰骶部脹痛、酸痛,反復發(fā)作,陰雨天氣或勞動后加重,常與職業(yè)和工作環(huán)境有一定關系。
腰肌勞損的癥狀特點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因腰椎間盤進行性病變,發(fā)生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失去彈性由內(nèi)向外突出,造成對竇椎神經(jīng)和神經(jīng)根的影響,引起以腰腿痛、坐骨神經(jīng)痛、馬尾綜合征為主要癥狀的疾病。根據(jù)腰椎間盤突出程度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癥狀特點
腰肌勞損與腰椎間盤突出癥兩者癥狀相似,都是以腰痛為主要癥狀。再則腰肌勞損與腰椎間盤突出癥有時候單獨存在,有時候又會同時存在。一方面腰肌勞損是腰部周圍肌肉和軟組織的病變,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有效治療就會降低肌肉和軟組織對腰椎的保護,長此以往就有可能引發(fā)腰椎間盤的病變。另一方面腰椎間盤突出之后又可能造成腰部姿勢的改變,進而導致腰肌勞損的發(fā)生。
首先腰肌勞損疼痛一般較輕,疼痛以鈍痛、困痛為主,多不伴下肢疼痛。而腰椎間突出癥以腰部疼痛同時大多伴有下肢的放射痛,嚴重者可放射至足部,甚至可因神經(jīng)壓迫導致神經(jīng)性肌肉萎縮。
其次腰肌勞損的壓痛點多在一側或兩側L3 橫突部位尖端(腰眼處),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壓痛點則多在脊柱正中,或描述不清。
最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往往會出現(xiàn)至少一個方向的彎腰困難,而腰肌勞損患者一般不會出現(xiàn)腰腿活動障礙。
影像學區(qū)分可以通過X線片、CT檢查或磁共振等檢查來鑒別。腰肌勞損檢查脊柱外形一般正常。而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腰椎正側位X線片可見腰椎側彎、相應椎間隙變窄、兩側不等寬以及骨贅形成等。CT或磁共振檢查則可發(fā)現(xiàn)腰椎間盤的退變及退變情況。
雖然兩者有這么多不同,但是它們的致病原因大多是一樣的。要想預防腰痛的發(fā)生,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
1、避免久坐和久站,盡量避免“蹺二郎腿”、癱坐等不良坐姿。在搬重物的時候將身體向重物盡量靠攏,使用下肢的力量抬起重物,減輕腰背肌肉負擔,避免損傷。2、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反復彎腰的動作。避免腰部受涼。3、注意加強腰背肌力量訓練。俯臥燕式動作要領:俯臥位,在腹部墊一個枕頭,將頭、腿抬到和腰椎在一條直線上,注意保持正常呼吸,頭和腿并不是抬的越高越好,稍微抬起即可,以不痛為前提。臀橋動作要領:仰臥在瑜伽墊上,雙腿屈曲略寬于肩,腳跟踩地發(fā)力將臀部抬起至大腿與身體呈一條直線,臀部抬起時上背部支撐地面,下落時下背部貼地,但臀部懸空。抬起時呼氣,下落吸氣。臀部有收縮擠壓感。四點跪式動作要點:四點跪姿,保持臂、腿垂直地面,軀干平行地面,抬起的臂、腿與軀干在同一水平面,控制身體平衡穩(wěn)定,保持5~10s,還原,換另一側進行。平板支撐動作要領:從頭到腳注意保持在一直線上,不要頭部后仰、塌腰和弓背,注意力要集中在腰腹部。直到支撐不住為止。久坐之后還可以拉伸放松一下動作要領:雙腿跪在墊上,雙膝與髖同寬,雙臂向前伸展,臀部盡量向后靠近腳跟,臉部貼近地面。這個姿勢比較放松,可保持30-60秒。動作要領:取俯臥位,伸直雙臂抬起上身,髖部保持貼住地面,目視前方。注意讓腹肌參與進來,以避免腰椎受傷。如出現(xiàn)腰痛,可稍屈雙臂。動作要領:雙膝跪姿、雙手支撐準備,整個脊柱向上拱起,再抬頭翹臀脊柱向前屈,做20次為1組。注意:腰痛的急性期不要做。
現(xiàn)在你能分清了嗎?
腰痛的原因非常多
出現(xiàn)腰痛一定要及時就診,以免貽誤病情